• <nav id="q6k4y"></nav>
  • 華騰藝術網—國內權威藝術門戶網站

    白志軍

    藝術簡介
     
     

    作品展示


























    讓生命在刻山墨海中奔流
    ——沈艷玲
           2017年8月24日,在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第十二屆中國黑龍江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暨首屆黑龍江省工藝美術精品展”中,白志軍微刻書法作品,5400字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獲得金獎,這是白志軍繼2014年、2016年舉辦的“龍江工藝美術創新產品設計大賽”兩次獲金獎后,再獲金獎。
           微刻書法作品既要有扎實的書法功底,又需刀刻技藝上乘,才能體現微刻書法藝術。白志軍何以能在刻山墨海中如皰丁解牛般自由暢快地行走?讓生命在刻山墨海中奔流?
          白志軍自幼受父親熏陶,少年時酷愛書法,書法神、美之韻的種子悄悄地種在他的心田。
         1973年,白志軍入伍到遼寧丹東,彼時當地書法創作活躍,中國書協首批會員李陽組織成立了丹東市書法學會,白志軍得其指導并參加書法學習交流。八十年代初白志軍調回佳木斯,深得崔學路等諸位老師的指教。他悟性高,勤奮好學,書藝精進,發表作品,參加展覽,在沈陽軍區及黑龍江省小有名氣。1984年,年僅30歲的白志軍為《黑龍江日報》“天鵝”欄目題寫刊名,1987年又應黑龍江省書協領導魏天雪先生之邀,為黑龍江原省長陳雷題“壽”祝賀。
          1987年,白志軍的書法作品入選在河南開封舉辦的“現代國際臨書大展”,為佳木斯爭得榮譽,佳木斯市文聯向白志軍所在部隊發送了喜報。白志軍成為軍地兩用人才典型,部隊為他榮記三等功。1988年,白志軍獲全軍首屆書法大賽二等獎,再次因書法創作成績突出榮立三等功。這一年,白志軍加入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為當時佳木斯僅有的幾名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之一。白志軍被中國書法界所認可,在全國書壇嶄露頭角。
           1993年,白志軍轉業到中國人民銀行佳木斯分行。特別是成為領導后,工作繁忙,但他卻沒將書法束之高閣。幾十年來,他遍臨商周金文,學習和創作從未放松,奠定了其篆書和篆刻扎實的基本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著名書法家何昌貴如是評價:“志軍的篆書古奧高妙,其一,取法高古集眾之精華。不泥于商周時期的字形,不肖于石鼓文的圓跡,不限于清人的巧思安排;其二,用筆老辣生澀。他在用筆上一反古人中規中矩,運自己的筆,在線質上施以擰、絞、拖、挫、撥等筆法,使筆畫付有生命力,更加豐富多彩;其三,結構開合適度。有的篆書大開大合,密不通風,疏可走馬,這些獨到的解體變形的功力,不是書法中人都可達到的。”
           白志軍的行草亦被大家所稱道,他先后在唐孫過庭、明張瑞圖、清王鐸行草書以及近代于右任的草書上下了很大功夫。其行草逐漸形成美拙相輔的書風。1984年白志軍將自己的篆書寄給中央美院王鏞先生求教,王鏞復信點評其篆書后指出:“比起你的篆書來,我倒比較欣賞你的落款行書,原因是很自然,很隨意。”
           八十年代以來,白志軍書法篆刻作品入選中國書法家協會、西泠印社主辦的全國展、單項展、邀請展;在中央電視臺、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書法大賽以及全軍、全國金融系統書法大賽中獲獎;書法作品被刻石于碑林等名勝景區;其書法藝術成就被《書法》、《中國書法》、《書法報》等及中國書法家網、中國美術家網等報刊媒體專題報道;輯入中國書法家協會1992年編輯的《中國書法藝術大成》等諸多詞典。由于書法創作成績突出,白志軍被佳木斯市委、市政府評為(1996-1997)文學藝術創作貢獻獎。
           白志軍的篆刻同其書法一樣體現了既融古又創新的特色,他的篆刻從不參加展覽,但被業內人士認可,稱其篆刻風格獨特,不可復制,深受青睞。他的篆刻或作為禮物饋贈,或為友人索藏。他的印譜中有書畫名家、領導和將軍、駐華外交使節的名章,也有影視明星、普通友人的名章。在方寸間以刀代筆,一展樸實情懷。
            微刻,是于細微處蘊藏著絕妙和神奇的藝術,它不僅需要才氣、靈氣,更需要勇氣,創作時要拋開雜念,斂神靜氣,不能有絲毫疏忽。稍有不慎,刀下就會亂了陣腳,以致前功盡棄。因此微刻是一門超體能、超智慧、高層次、高品位的藝術。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白志軍被微刻書法所吸引,遂鍥而不舍進行鉆研。
            2014年,在“龍江首屆工藝美術創新產品設計大賽”中,白志軍在一塊壽山石4x7厘米的面積上,創作了約5300字的《道德經》,微刻書法微而不失神韻,似行云流水般的行草書令評委和專家稱贊,評為金獎。白志軍的微刻書法濃縮了他幾十年來臨帖摹碑的書法功底,能將書法風韻再現于精微世界,這是他的微刻作品多次獲大獎的重要因素。2015年,因其在文化研究、藝術交流及藝術創作中取得的成就,佳木斯市委宣傳部授予白志軍為“三江文化名家”。 
          2016年初,白志軍去京看望老師-中國書協顧問林岫方家,請老師指教,老師稱贊他的微刻后說到:“你現在涉入微刻,不能冷落書法,特別是你的篆書”。林岫老師為白志軍題字“精細入微”作為鼓勵。他備受鼓舞和感動。2014年,白志軍向微雕大師馮耀忠拜師學藝,頗受深傳。不負師恩,2016年在第二屆黑龍江省工藝美術創新設計大賽中,白志軍的微刻書法“國學名篇三部”榮獲金獎,2017年成為馮耀忠大師的入室弟子。
          白志軍為人正直,謙遜平和。他注意提高自己的學養、涵養、修養,良好的人品和書品令人稱贊。
          2015年,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戰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白志軍選定了邢金鋒先生近400字的《抗戰賦》創作微刻書法在京展出。
            為使作品更加生動,白志軍選用獅鈕壽山石為創作載體,象征著東方雄獅的偉大祖國。對微刻書法以三種顏色進行著色,《抗戰賦》名稱著以紅色,體現抗戰勝利是中國人民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反對外來侵略斗爭的完全勝利,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重大貢獻;近400字的主體內容著以黑色,體現中國人民英勇頑強、艱苦卓絕的抗戰歷史;邊款著以綠色,體現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和全世界人民共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堅定維護和平的決心。
    觀眾劉春生當場賦詩一首:
    白山黑水是家鄉,椽筆金刀意興長。
    夜色燈前初致志,晨曦來上已流芳。
    道德經好方家氣,抗戰賦成壯士腸。
    別后天涯也覺近,為因同力系國防。
            2018年11月,白志軍的書法入展由解放軍政治工作部、中國書協主辦的“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全軍書法展”,這是他藝術之花又一次綻放。祝愿白志軍藝術生命常青。                     
     
       
      














    人物推薦

    • 劉華
      劉華

      劉華、女、字華楓、號云鶴,室名華巖齋、河北定州市人,畢業...

      查看詳細>>
    • 泥鰍張
      泥鰍張

      泥鰍張,原名:張浩,字:大岵。安新人,祖籍河北白洋淀,自...

      查看詳細>>
    • 徐昆
      徐昆

      徐昆,河北省保定人,生于1967年,自幼酷愛書畫,拜著名畫家...

      查看詳細>>
    • 王建利
      王建利

      王建利,筆名雪松,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保定市競秀區美術...

      查看詳細>>

    店鋪推薦

    色呦呦AV
  • <nav id="q6k4y"></nav>